近段时间,“躺平”一词出现在大家热议的话题中,更有前几天清华大学教授称躺平态度极不负责任,引来了网友大片的负面言论,我觉得,这更像是对社会不公平的委屈和抱怨,清华教授活脱脱成了靶子。
关于躺平,无非以下几种情况:
主动躺平的人:道理我都懂,可我就是想追求物质极简,就是要过低欲望生活。我的选择我负责,我的人生我做主,我需要人生导师?
被迫躺平的人:道理我都懂,我也想鸡血奋斗,要是付出都有公平回报,我会躺平?
压根没躺平的人:道理我都懂,事情我在做,机会我在找,从来没想过要躺平。
虽然说我们都理解躺平,但你可千万不要真的完全躺平了,吃喝睡,消极面对生活,那只能说无论时代怎么变化,你也终究是信息末端的炮灰。
躺平是一种姿态,奋斗是一种面对,实际上,真正能躺平的人,在躺平之前,已经站直了很久,积累了足够躺平的财富;如果两手空空、身体发软,就想躺,躺不平的,只能叫瘫软在地。
做自己该做的事,远离消费主义信息流的轰炸。如果本身在一线的朋友,并没有什么起色,考虑回家自我提升,静养上2年左右,也不是不可以,还有意愿要读书的朋友,去读吧,正是个好机会。
学历这个硬性条件,在人才市场,在体制内外职场,从来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,对于这种重视学历的现象,有人编了顺口溜:“博士,你坐下;硕士,你留一下;本科,你等一下;专科,你让一下。”
人生没有寒暑假,没伞的学生、职场人士,都必须非常努力,才能让将来的生活、事业不再那么费力。
责任编辑: